返回

锦鲤医妃超旺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3章 行路难,难于水土不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不到年关,柳如霜没见着帐本。

    但知道酒楼都在稳定赚钱,已经拓展到二十几家了,就鼓励了几句。

    饭后也不留他们住,就让他们赶紧回镇上。

    这时候日影已落,只能打着火把坐着他们自家的马车回镇上去。

    第二天早上,就是柳如霜随林天良南下的日子。

    冬月了,再拖下去得下雪了。

    这两天气温就降了许多,也是为了赶制耐跑的马车才多耽搁了几天。

    这一趟除了带一批缝纫机出发,还有徐萤儿同她夫婿柳康铭同行。

    柳康铭知道他们要回京城还准备在京城开作坊,立刻就同徐萤儿打了商量,得到家人同意后,就来找柳如霜。

    柳如霜既然要在京城开成衣作坊,当然除了缝纫机,还要有熟悉手艺的人手。

    同时也需要像柳杰这样的管事。

    柳如霜见他们年轻,又肯积极为自己争取前程,自然同意了带他们走。

    随后让柳燕鸣问过他姐姐柳月娥,还有柳杰的小媳妇方兰,将徐萤儿手里掌握的多款利用每晚的时间教给她们。

    现在还不需要,但年前年后就需要了。

    这些天也是徐萤儿忙着教手艺的时候。

    柳如霜亲自看到柳月娥和方兰做出来的新款,这才放心了,也从下个月开始提升她们的工钱。

    今天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

    他们也没有惊动别人来送,天没亮就吃了早饭,连小弟小妹那边都没有惊动,就上了马车出发。

    定制抗颠簸且宽敞的马车,马车内还有暗格放些小日用品和糕点零嘴,还有棉被和抱枕。

    柳如霜和林天良坐了一辆,将两个裹得严实的孩子放在棉睡袋里继续睡。

    柳如霜和林天良就躺在两边,将孩子护在中间。

    他们的行李有两口大箱就绑在车厢后面,剩下的箱子、箩筐专门用了一辆马车来拖。

    那些聘礼嫁妆添妆什么的,只挑了贵重合用的带上了,其他物件都放在东院里锁着。

    也带了不少厚薄不同、款式不一的衣裳,因摸不清南边的气候,怕带厚了热、带薄了冷。

    行路难,难于水土不服。

    还准备了不少干花、磨好的各种豆粉、米粉,干货,小泥炉、瓦钵、银丝炭等。

    万一路上饮食不便时,至少嘴刁的庄主大人还有一双孩子要随时随地能弄出吃的来伺候他们。

    若非行路太难,柳如霜都想将奶牛带上。

    林天良答应她在京城里安排好,这才打消了她的担忧。

    另一辆宽敞马车也铺了被子,徐萤儿和柳康铭上车不久就睡着了。

    他们因头回出远门,激动得一宿没睡着。

    上半夜有家里人依依不舍、千叮万嘱,下半夜也不敢睡着怕误了时辰。

    直到上了马车摇摇晃晃,又放宽了心,立刻就睡着了,反而不用担心晕车什么的。

    十几辆马车都是昨天才赶回镇上的护卫们赶着,还有马车跟随的护卫,没一个普通伙计。

    四喜和六顺在外头赶车,张朝和岳扬骑马随在附近。

    为了赶路,他们今天中午要赶到县城,在县城吃了中饭午后继续赶路,天黑时正好在第三座小镇投宿。

    到岐江镇后再搭船南下,能省下不少路,也让孩子们不那么辛苦。就算孩子太小不懂颠簸之苦,但也只是有苦说不出吧。

    柳如霜觉得一直在马车里奔跑在路上,喂奶、换尿布、洗尿布皆不方便,若有大船在中间穿插一下也好。

    当然,以他们如今的财力,包下一艘大船不是难事儿,也是为了安排这件事,才拖了些时日。

    在华阴县境内时就赶上了入冬第一场雪,他们不敢停留趁着雪大之前日夜赶路,终于在雪势大到封路时,赶到了岐山县城。

    包了栈几间跨院休息了三天,可以行路了再继续南下。

    到达岐江县时在下雨,长长的岐江有些雾蒙蒙,湿气有些重。

    他们并未急着上船,一边采买路上要用的食物和用品、一边在栈里休整。

    所经之处都有他们的粮行和酒楼,饭菜都有酒楼安排,顺便看看册本了解一下经营情况。

    林天良为柳如霜在钱庄里办了金字户。

    各地属于柳如霜的铺子会将盈利定期存入这个金字户。

    柳如霜凭自己的印信和钱庄给出的专属信物,在任意一家相同钱庄皆可取钱,换成银票也可。

    若同时取出超过所有额一半以上,则还要柳如霜亲笔画押的字迹以及手印。

    柳如霜自然无需大量动用这些钱款。

    虽然她的空间就是一座最牢固安全的移动金库,但她藏私房钱可以,这钱庄里的数目还是遮不住她家庄主大人的眼,不好交代。

    冬月底,天气终于转晴,他们一行人上了大船,旁边还有护卫安排的几艘大小不一可在江上远行的船只跟随。

第343章 行路难,难于水土不服!(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